中國11日公布多項經濟數據,顯示以汽車、房地產等為代表的內部市場消費正在提升,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力。外媒稱,在工業生產繼續放緩,中國央行進一步拿出貨幣調整政策之前,消費和服務業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
路透社11日引述中國商務部當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實際使用外資(FDI)87.7億美元,同比增長4.2%;另外今年1到10月累計吸收外資1036.8億美元,同比增長8.6%,外商投資總體規模實現穩定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也在11日公布數據顯示,中國10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長11.8%,達到220萬輛,創2014年12月以來最大增幅。路透社分析稱,中國政府降低小排量汽車稅負,推動中國汽車市場反彈。
此外,美國《華爾街日報》11日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房地產銷售額同比增長18%,至人民幣5.47萬億元;今年前三季度銷售額增長18.2%。統計局還公布,中國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1.0%,增速創年內新高,超過預期的10.9%。
多項數據被市場看作是利好消息,亞太股市多地收高。11日,滬指漲0.27%,收報3650.25點;深成指漲1.42%,報12677.54點。澳大利亞、韓國、日本股市當天皆小幅收高。
外媒認為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內地的經濟轉型力度和后續影響?!度A爾街日報》11日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5.6%,低于市場預期,較上月也略有回落。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江源稱,10月份工業生產增長小幅回落,表明在傳統產業深度調整的過程中,新產業快速發展的支撐力尚顯不足,未來工業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
路透社11日分析認為,綜合來看數據,中國經濟仍在下行通道中,新的寬松政策勢在必行。中國央行可能會在美聯儲加息之前,再次降息降準。只有保證財政和貨幣政策繼續發力,才能實現第四季度經濟企穩。
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多個數據都出現同比增長,說明中國在宏觀經濟面臨著較大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整體經濟內部動力表現的還是比較強。
但萬喆提示說,局部的數據并不能說明中國經濟整體上沒有問題,仍然要正視中國經濟面臨著較大壓力,正處于轉型升級期的現實。她表示,幾個數據不能說明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轉變的軌跡又出現“拐點”,也不能說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已經過去,但是從這些數據上可以看出,國內民眾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能以積極的心態來應對中國經濟面臨的大環境。(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記者 倪浩)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