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橫行,湖北省黃石市審計局黨員干部職工逆行而上,堅守沒有硝煙的戰場,用貼心的服務提升群眾的溫度,用較真的擔當展現攻堅的硬度,用頑強的努力保證堅持的韌度,為社區、農村一線疫情防控貢獻出審計力量。
貼心服務有溫度
宏維小區里有個“審計黨員干部防疫突擊隊”,是一支居住在這里的審計干部自發成立的隊伍。用心用情,服務群眾,解決身邊難事急事,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突擊隊讓疫情嚴峻形勢下的群眾感受到審計人貼心的溫度。
這支防疫突擊隊,包保99戶221人,自小區封閉管理以來,共上門排查12次,采集信息240條(次),幫助居民運送生活物資40余次200多袋,幫助居民代購服務50余次,解決居民各種日常生活難題20余個。
隊員姜健是該小區33戶居民的包保黨員。今天有什么吃,今天想吃什么,包保戶的一個電話、一條微信,這位“管家”就會趕緊想辦法,做到有求必應。獨居老人汪婆婆腸胃不好只能吃糙米,他發動同事打聽,開車尋找,跑了好幾處地方才買到20斤糙米送到老人家中;甘女士家里沒有口罩,他馬上托人買來50個口罩送到甘女士手中。包保戶的難題解決了,他的心里才感到踏實。
防控舉措有硬度
疫情期間,該局三位同志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扛起守衛小區責任,用勇氣和毅力啃下了一個個抗擊疫情的“硬骨頭”。
箭樓下社區德馨苑小區有3個單元110戶居民,張才大擔任該小區臨時支部書記,為了確保社區居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積極動員全家參與,一家三口齊上陣抗疫情。他和兒子負責小區值守、入戶排查,妻子負責數據統計和報表上報,常常忙到深夜。兒子張俊逸是市就業局的聘用人員,全市開展黨員“雙報到”后,不是黨員的他也積極加入戰斗隊。曾是軍人的張才大,在戰“疫”的前線對兒子絲毫沒有留情。作為指揮者,他把較重的工作安排給兒子,作為父親,他時常提醒兒子工作注意事項。小區啟動24值班后,父子倆主動當起小區的“守夜兵”,為社區構筑起防控疫情的堅固屏障。
“嚴”書記不姓嚴,叫黃東玲,是香竹苑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在小區疫情防控上,他特別愛“較真”,辦嚴事、嚴辦事,扎密扎牢小區的防護欄。辦“嚴”事,在全面摸清居民底數后,他將登記信息悉數整理、打印成冊,作為居民進出的核查材料,制定值班操作手冊、體溫排查操作規范,要求值班和排查人員認真學習、嚴格執行?!皣馈鞭k事,他站在小區門口,和值守人員當起“守門員”,不在信息冊上的人員一律拒之門外,有不遵守規定的小區居民,他耐心勸導教育。
鄭曉華是青龍山社區怡安花園小區臨時黨支部書記,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小區居民都喊她“鏗鏘玫瑰”。她組建小區業主微信群、臨時支部微信群、各類物資采購群,成立4個黨小組,明確黨員樓棟長包保責任。她非常關注小區17戶獨居老人,一有空就上門噓寒問暖。她性子急,對事不對人,對先進事跡大膽表揚,對存在的問題也毫不客氣指出批評。在這朵“玫瑰”的帶領下,大家同心協力,努力做好防疫抗疫工作,解決好每一戶居民的生活難題。
后勤保障有韌度
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后,該局黨員干部職工第一時間趕赴一線,既當好抗擊疫情的“戰斗員”,又保障居民基本正常生活,當起“外賣員”“維修員”“服務員”“調解員”“導航員”。
吳秋梅每天跑遍藥店為居民購買口罩和藥品;王京凌主動幫扶獨居老人,拿出自家囤貨送到老人家中,上門為老人維修電視;樓棟有確診病例和密切接觸者,周妍琦主動承擔起入戶篩查、為居民代購藥物、配送物資,常常深夜還在統計包保戶信息。
朱明在卡點值守,在小區巡邏,為獨居老人送菜、充煤氣,到醫院為居民開藥,常常工作10多個小時而忘記吃飯;鄧詩卉放下嗷嗷待哺的女兒和丈夫一起戰“疫”,居民對上門摸排有抵觸心理,她和同伴主動上門化解居民心結,確保摸排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劉雨萌手繪包保人員房屋住址地圖、規劃路線,日日上門詢問包保戶需求,確保及時了解包保人員的生活情況。
戰“疫”仍在進行,黃石審計人用自己的溫度、硬度和韌度助力打贏抗擊疫情的阻擊戰,期待全國戰“疫”全勝。(鄭曉華 王阿鵬)
責任編輯:蔡波濤 |
【關閉】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