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是流動的文化,要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揚州市審計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重點對運河沿線項目開展跟蹤審計,助力大運河沿岸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講述運河沿岸審計故事。
“波光瀲滟,疊翠流金”,如今的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綠草如茵、風光旖旎。審計人員重點關注運河沿線環境整治和生態修復情況,提出的12條審計建議均已積極整改落實,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流光溢彩醉河畔,運河巨輪展雄姿”,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融合傳統與時尚元素開啟旅游新體驗。審計人員重點關注博物館建設管理、質量控制、效益使用等方面,現場消除質量安全隱患15處,助力大運河博物館高質量運行。

“開邗溝、筑邗城”,黃金壩閘站承載著揚城的厚重文化,凝聚著揚州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審計人員重點關注閘站周邊水系生態修復和防洪排澇情況,提出生態保護類審計建議36條,節約投資1020萬元,穩步推進“清水活水”繞揚城。

“清風拂面來,舟行碧波上”,石工頭避風港是船民休養生息的港灣。審計人員重點審查避風堤岸、港內清淤、攔船設施等工程質量達標情況,建成后的避風港,每年??繚O船600余條,助力打造“溫馨港灣”。

歷經千年歲月洗禮,古運河文化帶形成了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觀,運河沿岸的河光山色勾勒出詩情畫意的倩影,對運河的保護、傳承與利用彰顯了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揚州實踐”,審計將持續助力大運河文化在傳承與創新中煥發新生機、迸發新活力。
文字、視頻:徐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