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審計廳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處處長楊武很忙,不是在審計點上,就是在趕往審計現場的路上。這不,剛剛參加完全國審計機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他又趕到某項目的審計現場。
“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之首。作為資環審計人,必須時刻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緊迫感守護好大草原的生態資源?!睏钗湔f。
凡事“先想一步、先行一步”是楊武給同事留下的印象。從審以來,他始終堅守審計一線,勤勉付出。
楊武曾經是一位有著30多年豐富經驗的財政審計骨干,2021年底,調任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審計處處長。雖然此前他曾擔任過某市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項目主審,有一定資環審計經驗,但系統性統籌資源環境審計工作,對他來說仍舊是一項不小的挑戰。
為了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楊武制訂了一系列自我提升計劃,認真研讀《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內蒙古自治區草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梳理研究每一類資源資產的審計內容和審計方法,時常學習到深夜。日積月累,他不僅對自然資源領域的各項政策法規和審計方法了如指掌,還能夠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解決了一系列復雜棘手的問題。
為了系統掌握自治區相關主管部門的情況,為謀劃開展審計項目打基礎,楊武還帶領處室同事,廣泛開展行業調研,系統梳理歸集了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100余項、行政法規40余項、地方性法規30余項、規范性文件90余件,匯編形成了資源環境審計法規庫,為做好資源環境審計項目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據和支撐。
2022年,楊武牽頭組織全區三級審計機關,對全區12個盟市的水、草原、礦產等資源資產保護開發利用情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為了提升審計質效,他組織青年骨干專門成立數據審計小組,通過運用相關數據,對各盟市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情況進行分析,篩查出違規占用林草地、違規占用耕地、湖泊水面葉綠素含量偏高等5類大量疑點。通過現場核查,審計揭示了礦產企業違規占用林草地、工業企業違規占地等問題。

審計是手段,整改是關鍵。作為一名資環審計人,楊武堅持“誰審計,誰負責督促整改”,建立專門臺賬,提出整改要求,實行銷號管理。對于整改不認真、整改措施不具體、整改期限過長等問題,他還堅持把整改臺賬推送至自治區紀委監督貫通協調數據平臺,實現多部門同步聯動解決。為此,當地專門出臺《內蒙古自治區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2023年-2025年)》等制度辦法,有效推進了全區歷史遺留礦山治理修復工作。
“功夫在腳下。要想在重要項目中找出問題線索,練就過硬本領是前提,實地探勘是保證?!泵鎸﹄y點問題,楊武總是多想一點、多做一步。
2022年,楊武擔任某市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審計調查組組長。
審前調查階段,楊武和同事們在查閱林草專項資金撥付以及部分生態補償資金一卡通支付情況相關資料時,發現部分人員既領取了草原生態補獎資金,又領取了公益林補償資金。
“這些人是同時擁有草場和公益林?還是同一塊地雙重發放了草原生態補獎資金和公益林補償資金?”為了查出真相,審計組需要同時向有關部門調取審核草原生態補獎資金和公益林補償資金發放資料。有關部門卻以各種理由為借口,一再拖延。
“此路不通,就另辟蹊徑?!泵鎸﹄y點,楊武決定迎難而上。這也是這位蒙古漢子的為人性格,身上始終保持著一股不服輸的斗爭精神。他和其他審計骨干一起,根據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土地利用現狀等,通過矢量數據疊加,發現了該地區存在的林草地重疊情況。
楊武又組織人員根據這一疑點線索,開展入戶調查。通過多次實地走訪和排查比對,最終發現有部分重疊的林草地,既發放了草原補獎資金,又發放了公益林補貼資金。針對審計發現問題,相關部門積極整改,共同確認了地類屬性,避免了國家的財產損失。
“干審計,不僅需要扎實的業務素質和能查能說能寫的本領,更要有敢挑重擔、認真鉆研的勇氣和精神?!边@是楊武常對年輕同志說的一句話,他也是這樣做的。
在一次專項審計調查中,項目組的幾位青年骨干抽查某地區部分林草項目招標投標程序是否合規,經過反復核對,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線索,幾個年輕同事有些沮喪。
楊武看在眼里,并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在審計現場組織了一場業務研討,讓年輕人談想法,說體會,提建議。
經過一番頭腦風暴后,他看到了時機,開始進行疏導和啟發:“審查項目招投標的合規性固然是這個項目的重要環節,除此之外,是不是還要關注一些別的!比如項目組織、實施和績效,以及它的實施效果和后期管護等情況!”
經過楊武一番啟發,年輕骨干調整了方向重點,轉換了思路,將該地區重點林草項目的實施情況以及后期管護情況列入重點關注環節,還真發現了很多問題:一些項目未按作業設計要求實施,由于后期管護不力導致苗木成活率偏低等。
在很多同事眼里,楊武是老處長、老骨干,經驗豐富。但是,他也從不打無準備之戰。在一次組織省市縣三級審計機關開展某項目專項審計調查中,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他還是堅持要“先試審,再推行”。
磨刀不誤砍柴工。通過試審,楊武和同事們梳理并掌握了近年來內蒙古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情況和相關政策,了解了資源環境領域的風險點和問題高發環節。最終,他們立足項目特點,針對水、草原、森林等資源,制訂了《全區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審計調查工作方案》,明確了審計方向和重點審計內容,為做好此次專項審計調查提供了基本遵循。2023年,這一項目獲得全國審計機關優秀審計項目一等獎。

經過30多年的歷練,楊武已經成為全區知名的審計能手,并連續兩屆榮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特聘財經專家。在他的悉心指導下,一大批年青人成為資環審計骨干,為守護大草原的綠水青山貢獻著審計力量。
歲月催生華發,卻消磨不了楊武的殷殷之情、拳拳之心。懷揣著對審計事業的熱愛,他一路披荊斬棘、勇往直前,在綠水青山間揮灑汗水,再攀高峰。
文字:楚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