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來
各位理事:
依據中國審計學會章程的規定,我受翟熙貴會長的委托,向五屆三次理事會報告學會2007年的工作情況和2008年的工作安排,請各位理事審議。
一、2007年的主要工作情況
2007年,中國審計學會在審計署的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國審計學會2005至2009年審計理論研究規劃》提出的目標,按照學會2007年工作計劃安排,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組織開展《中國審計發展戰略》課題研究工作。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總結我國審計機關成立25年來的主要經驗,深入研究我國審計未來發展的若干重大問題,促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2007年,學會重點開展了《中國審計發展戰略》課題研究工作。2月初,召開了課題研究的啟動會,成立了課題組,由學會會長親自擔任課題組長,下設15個子課題組,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南京審計學院、審計署各司局、科研所、特派辦作為子課題承擔單位,分別對未來5至10年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特點;我國政治經濟環境對審計的需求;新形勢下我國政府審計發展總體戰略;財政審計、金融審計、企業審計、投資審計、社保審計、資源與環境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效益審計、涉外審計的發展戰略;審計人才、審計法制發展戰略、信息化條件下的審計方式方法等進行了研究。4月份,在審計署懷柔培訓基地召開了課題提綱論證會,進一步明確了各子課題研究的內容和撰寫要求。從11月起,學會先后召開了3次課題報告討論會,分批對12個子課題研究報告初稿進行了討論。該課題研究得到了署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劉家義副審計長審閱了全部課題報告初稿,并對課題研究做出指示和提出要求。石愛中副審計長親自擔任課題組副組長,董大勝副審計長、孫寶厚總審計師多次參加課題研討會,對課題研究進行具體指導。各子課題承擔單位主要領導親自擔任子課題組組長,組成“三結合”的課題組,認真進行調研和開展課題研究工作,親自修改課題研究報告,保證了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為按時順利完成課題研究任務付出了辛勤的勞動。目前各子課題組正在按照專家意見對研究報告做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不久即將提交結題報告。
(二)組織召開三次專題研討會。
根據審計工作發展的需要,2007年,學會圍繞影響審計工作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主要組織召開了三次專題研討會。
一是農業與環保資金效益審計專題研討會。為深入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環保資金效益審計的規律,推動農業與資源環保效益審計工作發展,2007年6月,學會與審計署農業與資源環保審計司在杭州聯合舉辦了農業與環保資金效益審計專題研討會。這次會議共收到論文54篇,其中26篇進行了會議交流。來自各級審計機關的領導和從事農業環保資金審計的實務工作者、部分院校的專家學者40多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就農業與資源環保效益審計的目標、審計方式和方法、審計評價標準和準則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交流了農業與資源環保效益審計的經驗做法和體會。
經過研討,形成以下主要觀點:加強農業與環保資金效益審計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對于貫徹黨中央提出的解決三農問題的各項方針,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有重要的意義;當前開展農業與環保資金效益審計,應在真實性、合法性審計的基礎上,對農業與環保資金和項目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進行審計;農業與環保資金效益審計不僅需要使用常規的審計方法,還要根據具體審計內容和項目特點選用一些專門方法。
二是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專題研討會。為總結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的經驗,推動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進一步深化和發展,2007年10月,學會與審計署財政審計司、行政事業審計司在北京聯合召開了本級預算執行審計專題研討會。這次會議共收到論文58篇,其中35篇進行了會議交流。來自財政審計一線的審計工作者和部分院校的專家學者60多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就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的目標、實施方式、內容和技術方法等進行了研討,交流了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分析了當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面臨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對今后深化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思路和措施進行了探討。
經過研討,形成以下主要觀點:我國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作為監督財政預算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已經基本確立,經過12年的探索,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已經走上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當前和今后的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應貫徹“規范管理、促進改革、提高效益”的總體思路,著力揭示影響財政改革進程和公共財政制度建立的突出問題,從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議,推動公共財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動財政資金的有效使用;將全部政府性資金納入預算執行審計的范圍,將預算資金的使用效益作為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目標之一,符合我國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的趨勢,是近期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的發展方向;對下級政府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是審計法賦予審計機關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我國財政審計工作的一個重要特征,應該加以堅持,并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
三是省級財政決算審計專題研討會。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科學合理地安排審計署2008年的財政審計工作,根據署領導指示,2007年11月,中國審計學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省級財政決算審計專題研討會。來自部分省審計廳、審計署特派辦和審計署機關有關單位長期從事財政審計工作、具有豐富財政審計工作經驗的領導和專家近20人參加了這次研討會。審計署黨組書記、副審計長劉家義,副審計長董大勝,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會長王道成出席會議并參加了會議討論。與會的各位代表結合學習十七大報告精神,特別是有關財政體制改革精神,就省級財政決算審計的必要性、目標、審計重點內容、審計的方式方法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
經過研討,形成以下主要觀點:省級財政決算審計是我國財政審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省級財政決算進行審計是憲法和審計法賦予審計機關的重要職責,符合國家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當前省級財政決算審計的總體目標是“規范管理、促進改革”,在審計方式上,要以審計調查為主,將審計與審計調查結合起來;當前省級財政決算審計的內容,除了財政收支的真實性、決算的完整性和合規性之外,還應該包括財政管理和改革情況以及執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情況;省級財政決算審計要發揮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促進財政依法管理,依法理財;二是促進宏觀調控和財政政策目標的實現;三是促進財政體制改革。
(三)開展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專題調研。
2007年,學會繼續將調查研究貫穿于各項工作中,努力通過調研,增強學會理論研究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學會工作的層次和質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007年4月到9月,學會重點開展了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專題調研。為搞好這次調研,更好地指導各省學會開展調研工作,學會秘書處于2007年4月制定并下發了統一的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調研方案,供參加此次調研活動的省級審計學會參考。學會調研組先后到山西、河北、貴州、浙江、江西、湖北、山東及青島等9個省、市,采取聽取各地工作情況介紹、與基層審計人員研討、查閱審計項目檔案等方式,了解了當前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基本情況、主要做法,并就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與基層的同志進行了探討。調研過程中,調研組先后聽取了27個縣級審計機關的工作情況介紹,并在河北保定召開了部分縣局座談會。河南、廣東、天津、青海、黑龍江、安徽、江西、遼寧等8個省、市審計學會,按照調研方案的要求,也在本省范圍內對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分別向中國審計學會和所在審計廳(局)領導報送了調研報告。學會綜合上述調研和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的研討情況,撰寫了《關于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調研報告肯定了我國審計機關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十二年來取得的成績,歸納了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成功做法,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普遍實行財政預算執行審計“一體化”的工作機制,有效地保證了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質量;二是與經濟責任審計、財政專項資金審計和審計調查相結合,提高了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層次和深度;三是堅持和完善“兩個報告”制度,為政府宏觀決策和人大加強對財政的監督提供了重要依據;四是結合當地實際,不斷開拓創新,在深化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中創造了一些新鮮經驗;五是試行預算執行審計結果公開或公告制度開始起步。調研報告還總結了當前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中需要研究的一些問題,包括: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發展不平衡;預算執行審計的目標不夠明確;對下級政府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的審計工作弱化;基層審計機關的同志普遍反映,應加強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指導;一些地方的預算執行審計,受審計經費和現行體制制約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調研報告對深化地方預算執行審計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即加強對下級審計機關預算執行審計工作的指導;進一步研究明確地方預算執行審計的目標;堅持和改進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政府財政預算執行和決算的審計;進一步加強縣級預算執行審計工作。該調研報告已于11月報署領導參閱。
(四)完成審計科研課題的結項評審和招標立項工作。
學會于2007年7月在京召開了審計署2006至2007年度審計科研課題成果匯報會,由中標的19個課題組到會匯報研究成果,同時聘請專家對這些課題進行評審,提出修改意見。目前,這些課題組的研究報告已經通過專家驗收,并結集出版。與往年相比,課題成果與審計實踐的結合比較緊密,課題研究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一些課題成果得到了比較高的評價。
審計署2007至2008年度審計科研立項課題有三個方向:政府審計環境與未來發展問題研究、深化地方預算執行審計研究、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研究。此次招標共收到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審計機關等單位的84項立項申請書,經過專家匿名評審和集中討論,最后確定了其中22個課題為立項課題。前不久,學會秘書處組織完成了對這些課題的中期檢查。與往年的課題招標立項工作比,2007至2008年度的課題招標立項工作有幾個特點:一是立項課題的選題更具實務性,都是當前審計工作中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二是申報程序更規范,課題申報過程中增加了省級審計學會審核的程序,發揮了省級審計學會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課題申請的質量;三是貫徹“三結合”的原則,有利于提高立項課題研究的規范性和層次。
(五)組織開展培訓和對內對外交流工作。
2007年,中國審計學會共舉辦兩期培訓班,5月份在貴州舉辦了審計管理培訓班,9月份在福州舉辦了部門預算資金績效審計培訓班,全國審計系統,主要是審計一線的業務人員和理論研究骨干600多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的內容針對性較強,是一線審計人員急需獲取的知識,學員反映比較解渴。教師選擇和教材準備等多個環節有了比較全面的提高。在培訓過程中,適當增加案例教學的分量,增強了培訓的實用性,同時,通過聘請財政部門的專家授課,拓展了學員的視野,提高了知識層次。此外,學會的培訓班還得到了署領導的支持,孫寶厚總審計師親自登臺授課,結合當前審計管理狀況和影響審計質量的關鍵問題,深刻剖析,提高了培訓班的層次,受到學員熱烈歡迎。
2007年1月,結合學會五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議,學會在京召開了省級審計學會秘書長座談會,征求地方學會就如何貫徹常務理事擴大會議精神的意見和建議,交流各地方學會工作經驗、體會和工作設想。審計署副審計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石愛中在會議上就學會的科研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學會的科研選題要從實際出發,從國情出發,在研究過程中要跳出審計研究審計,要大力提倡跨學科、多學科交叉研究,學會各項工作都要注重調查研究,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
在對外交流方面,中國審計學會于2007年6月組織了赴澳大利亞專題學習績效審計的培訓交流活動。這次活動是學會首次組織的境外培訓,培訓團規模大、時間長,秘書處在團員的選派、特別是培訓內容及課程安排做了比較細致的工作,認真落實學會領導“通過學習考察要對澳大利亞績效審計有比較深入的了解”的要求。在澳期間,除請有一定資質的教授授課外,還分別與澳大利亞審計署、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審計署的專家以及會計師協會等職業組織進行了專題座談,從多角度、多層次深入了解了澳大利亞政府績效審計的情況,不但了解了澳大利亞績效審計的業務流程、審計規范,還著重了解了其績效審計評價標準的內涵和拓展,以及對績效審計工作的監督檢查。代表團撰寫的《赴澳大利亞績效審計培訓總結報告》,已于9月底分別報送給了署人教司、外事司和國家外專局出國培訓司。
為進一步改進學會工作,更好地發揮學會專業委員會的作用,2007年12月,學會分別召開了學術委員會和編輯委員會會議,回顧了本屆學會理事會成立以來學術研究工作和編輯工作的情況,聽取了兩個委員會委員對學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會議上,各位委員暢所欲言,對改進學會工作,提高學會工作的層次和水平建言獻策。學會2008年度的工作安排上采納了其中一些好的意見和建議,比如舉辦全國審計系統青年審計論壇,召開政府審計準則研討會等,都納入了學會2008年的工作計劃。
(六)加強學會網站建設、《審計研究》編輯出版工作,協助中國審計博物館的籌建工作。
2007年學會對網站進行了全新改版。改版后的學會網站新增了審計要聞、專題討論、觀點摘編、會員心聲、研究資料等欄目,內容更加豐富,信息量大大增加。通過改版,提高了點擊率,到年底,點擊率已達到8萬多人次,進一步發揮了網絡的傳播功能,加大了學會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宣傳力度,促進了審計理論研討交流活動的開展。黨的十七大召開后,學會利用網站組織了學習十七大報告的專題討論,征集審計系統學習十七大精神的體會文章,得到了廣大學會理事和審計機關領導的支持,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審計研究》雜志是宣傳審計工作和審計理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是我國審計界的重要理論性刊物。2007年,《審計研究》的編輯工作圍繞當前審計發展的迫切需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方針,及時反映審計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和審計實踐的新經驗。全年共出版6期雜志,編發稿件100篇,共計130萬字。所刊登的論文中,來自審計實務工作者的論文比重有了一定提高,政府審計的稿件也有穩定的增長,審計理論研究成果對審計實踐的指導性有了明顯的增強。在編輯工作方面,實行專家匿名評審,進一步嚴格編輯程序,刊物編輯質量有了明顯改進,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
按照審計署安排,學會在2007年還參與了中國審計博物館的籌建工作,指派人員協助收集有關文物和資料,并對博物館的展陳、科研、教育和宣傳等方面提供了幫助。
總體上說,2007年中國審計學會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審計署黨組正確領導、地方審計機關和審計署各單位以及學會廣大理事大力支持配合的結果。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總結經驗加以改進,例如如何采取更為有效的措施,提高課題研究的質量和水平;如何進一步加強網站建設,將其打造成宣傳審計、服務會員的陣地和平臺;如何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組織開展研討活動等。這些都將在2008年的工作中進一步探索、研究和解決。
二、2008年的主要工作安排
2008年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貫徹學會理論研究五年規劃,堅持基礎理論與應用理論研究并重,緊緊圍繞事關我國審計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和當前審計工作中心,深入組織開展審計學術理論研究,加強學術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積極推動審計實踐和理論創新,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審計理論體系。
(一)組織召開中國審計學會第五屆理事會第二次理事論壇和全國審計系統青年論壇。
2008年是審計機關成立二十五周年。按照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的要求,各級審計機關要系統地總結二十五年來的審計實踐經驗,加強對審計領域宏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的研究,對完善中國特色審計監督制度進行總體設計和系統規劃,推進理論研究的系統性、計劃性和針對性,逐步建立起比較成熟的社會主義審計監督理論體系,為審計工作的科學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導。根據學會工作計劃安排并經署領導同意,學會召開第二次理事論壇。本次理事論壇將以研討中國審計發展戰略問題為主題,針對我國審計面臨的發展環境和涉及今后一個時期審計發展的一些重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
為配合審計署審計人才工程建設,培養審計系統青年理論骨干,擬于2008年年底前,學會與審計署人事教育司聯合,組織召開首屆全國審計系統青年論壇。本次青年論壇將以我國政府審計的發展和創新為主題,發動全國審計系統40周歲以下的審計人員,廣泛參與,自擬題目撰寫論文參加論壇,并對優秀論文進行評獎。各個省級審計學會也可以在全國審計系統青年論壇召開前,舉辦本省范圍的審計系統青年論壇,借以發現人才,同時為全國論壇組織優秀參會論文。
(二)組織開展學術研討活動。
根據全國審計工作會議精神和學會理論研究規劃,2008年學會主要組織以下幾項研討活動。
2008年6月,與審計署金融審計司、西南財經大學聯合舉辦金融審計專題研討會。研討新形勢下金融審計的目標、重點和方式、方法;金融審計面臨的環境和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戰略;金融審計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促進國家宏觀政策落實方面應發揮的重要作用及其途徑等。
2008年7月,與審計署社會保障審計司、審計署審計科研所聯合舉辦社會保障審計專題研討會,主要研討內容包括:社會保障審計的目標、內容、方式和方法;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審計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及未來發展對策等。
2008年9月,組織召開環境審計專題研討會。研討我國環境審計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環境審計的目標、內容和方式、方法;中國特色的環境審計模式等。
2008年3月和6月,圍繞我國政府審計準則修訂和國家審計如何發揮建設性作用等,分別召開一些小型專題研討會。政府審計準則專題研討會的研討重點是,我國政府審計準則的框架結構;我國政府審計準則修訂過程中應該注意和解決的若干重要問題。國家審計如何發揮建設性作用專題研討會的研討重點是,審計發揮建設性作用的內涵、必要性、途徑及方法。
(三)組織審計署審計科研課題招標立項和結項評審。
為進一步提高審計署審計科研課題的質量和水平,學會將繼續加強課題招標立項和結項評審工作。
對2007至2008年審計署審計科研課題要做好結項評審工作。今年上半年,適時組織召開政府審計環境與未來發展研究方向8個立項課題的成果評審會,同時對深化地方預算執行審計研究、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研究兩個方向共14個立項課題的研究情況進行中期檢查,同時組織召開深化地方預算執行審計研究、經濟責任審計評價方法研究兩個方向共14個立項課題的成果匯報會。各課題組修改完善各自的研究報告后,由學會秘書處統一組織開展結項前評審工作。
做好2008至2009年度審計署審計科研課題招標立項工作。根據當前審計工作重點和學會審計理論研究規劃,2008年招標課題研究方向有三個:
一是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這是列入學會理論研究規劃的重點研究課題。這個課題的研究重點包括: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之間的關系;政府審計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作用及途徑方式;政府審計如何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在本課題研究中,應對以上三個方面的重點做出全面回答。
二是金融審計在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和促進國家宏觀政策落實方面應發揮的作用及其途徑。
三是信息化條件下的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研究。重點研究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社會保障審計、金融審計的計算機審計方法體系。
(四)進一步辦好《審計研究》,搞好培訓和對內對外學術交流活動。
辦好《審計研究》是學會的一項重要工作。2008年,《審計研究》將繼續以服務審計事業發展為根本宗旨,及時反映審計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動態,努力搭建起審計理論研究和交流的平臺,積極推動審計實踐與理論的創新,同時繼續加強和改進雜志的編輯工作,進一步提高刊物質量。
為推動審計理論研究工作,推廣審計理論研究的成果,結合學會工作的特點,2008年,學會準備舉辦兩期培訓班:一是在2008年4月舉辦面向基層審計機關財政審計業務骨干的預算執行審計專題培訓班,就在財政體制改革新形勢下,如何深化預算執行審計進行專題培訓;二是2008年7月上旬,舉辦理論研究骨干培訓班,參加人員是各省級審計學會、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秘書長及部分青年理論骨干。主要內容是,結合我國政府審計面臨的形勢,就如何組織開展科研課題研究和撰寫研究論文進行培訓,同時組織交流學會工作經驗。
為更好地推進審計科研與審計教學有機結合,加強審計研究成果的宣傳和推廣,2008年學會與南京審計學院聯合舉辦“審計講壇”,聘請審計領域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在南京審計學院定期舉辦審計專題講座。
在對外和兩岸學術交流方面,2008年主要是在進一步鞏固已有的對外和對臺交流渠道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交流渠道,拓展交流內容,提高交流的質量和效果,擴大中國審計的影響。重點安排好三項學術交流活動:一是組團參加2008年7月下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召開的第十二屆會計審計史學家大會,并順訪德國審計機關,重點考察德國的績效審計和環境審計;二是與臺灣靜宜大學在年底或明年1月聯合舉辦第三屆“當前審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并與臺灣審計專家學者就政府審計與民間審計等方面問題進行學術交流;三是2008年8月,組團參加美國州審計師、主計師、司庫全國協會(NASACT)年會,并順訪美國地方審計機關,重點是考察美國的環境審計。
(五)圍繞重點研究課題和學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
為提高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層次和水平, 2008年學會將繼續圍繞重點研究課題和學會工作重點,加強調查研究工作,推動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提高學會工作質量,使學會工作能夠在推動審計事業科學發展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通過調查研究,一方面,有針對性地為論壇和研討會組織一些高質量的論文;另一方面,注重總結各地審計工作中的新鮮經驗,形成專題調研報告提供署領導工作參考。
(六)加強學會網站和自身機構建設。
2008年學會網站建設的主要任務是進一步豐富各欄目的信息量,根據新形勢,圍繞審計中心工作,積極擴大審計理論宣傳的力度。一是增設《論文選編》欄目,為廣大會員提供一個交流學術研究成果的平臺;二是通過《專題討論》欄目在2008年上半年以“學習十七大,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審計工作發展”為主題,組織開展題為《如何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推動審計工作》的專題討論活動,目的是調動廣大審計工作者積極參與審計理論研究的積極性,為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建言獻策。
為更好地凝聚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中審計學專家、教授、學者的力量,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促進審計理論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審計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有機結合,擬經本屆理事會審議批準,在南京審計學院成立審計教授會,作為中國審計學會的一個分會。此外,為保證學會工作科學、持續發展,增強學會工作后勁,2008年要進一步加強學會自身的建設,結合事業單位改革完善常設辦事機構,充實人員,加強隊伍建設,為學會今后進一步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戰略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國審計機關成立25周年。前不久,我國剛剛完成了政府換屆工作,七八月份還要在北京舉辦奧運會。作為我國審計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會工作也要在這不平凡的一年里,爭取有新進展。我們要繼續堅持中國特色的審計之路,繼續堅持解放思想和改革創新,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學會工作質量和水平,為推動審計事業的發展做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