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審計學會,審計署各特派辦理論研究會:
根據2024年工作計劃,中國審計學會將與部分省級審計學會和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合作開展“國家規劃貫徹落實情況審計”“國家審計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路徑”“國家審計推動完善金融調控體系的定位與路徑”“國有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與審計”“糧食安全及其審計”五個方向的課題研究。
綜合考慮課題申報情況及申報單位以往年度的合作課題研究情況,學會秘書處經研究,確定了27個省級審計學會和13個特派辦理論研究會作為上述課題研究的合作單位,具體為:
1.國家規劃貫徹落實情況審計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共3個,包括:北京審計學會、審計署沈陽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審計署廣州特派辦理論研究會。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國家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區域規劃、專項規劃及其之間的相互關系;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空間規劃三類規劃的編制、實施、后評估情況,相應的配套政策、項目、資金安排,以及組織實施機制建立健全情況等;各類規劃編制、實施的關鍵環節和關鍵節點,實施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空間規劃審計應關注的重點事項和內容,以及相應的審計策略。
2.國家審計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路徑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共10個,包括:河北、山西、遼寧、浙江、重慶、寧波等6個省級審計學會;南京、鄭州、成都、西安等4個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方向和重大決策部署,包括健全現代預算制度、優化稅制結構、推進政府間財政關系改革等;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國家審計推進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路徑,包括審計重點內容、方式方法等。
3.國家審計推動完善金融調控體系的定位與路徑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共4個,包括:安徽省審計學會、甘肅省審計學會、審計署京津冀特派辦理論研究會、審計署武漢特派辦理論研究會。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金融調控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系統闡述國家審計在推動完善金融調控體系中的定位與目標;基于審計項目、揭示問題等,剖析國家審計在推動金融調控體系完善中的作用和不足;按照“政治—政策—項目—資金”的邏輯思路提出國家審計更好發揮獨特監督作用的路徑,包括審計重點內容、方式方法等。
4.國有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發展與審計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共7個,包括:上海、河南、湖南、寧夏、青島等5個省級審計學會;上海、濟南等2個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國有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必要性、監管重點;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風險隱患;審計機關如何對國有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審計。
5.糧食安全及其審計研究課題的合作單位共16個,包括:天津、內蒙古、黑龍江、江蘇、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四川、云南、新疆、大連、深圳等13個省級審計學會;太原、長沙、昆明等3個審計署特派辦理論研究會。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糧食安全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和發展方向;落實黨政同責、強化糧食安全的思路方法和工作舉措;糧食安全相關政策資金審計的目標、重點和方法。
各單位在課題研究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強調查研究,確保課題成果對審計實踐具有指導意義;要切實貫徹落實研究型審計要求,加強對被審計對象的研究;要結合本地區審計實踐,根據選定的研究方向,針對主要研究內容的一個或幾個方面開展研究;要深入研究分析問題,提出的對策建議應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要嚴格遵循課題報告撰寫規范,堅持理論原創,嚴守學術道德;課題組負責人要認真組織推進課題研究工作,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負責。
中國審計學會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將保持與各合作單位的聯系,對研究過程進行管理,組織開展中期研討和成果匯報交流研討,并給予必要的經費支持。其他省級審計學會和單位會員如有意愿,可參照上述合作課題研究內容自行組織研究,年底亦可提交研究成果參加合作課題成果交流研討。
請上述40個合作單位盡快制訂課題研究方案(見附件1),并填寫合作單位賬戶信息表(見附件2),于4月9日前報送至中國審計學會秘書處(聯系人:曾小林、郭旭,電話:010—82199816、010—82199821;電子郵箱:xuehuihzkt@sina.com)。
附件:課題研究方案和單位賬戶信息表.doc
中國審計學會秘書處
2024年3月25日